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湖北艺术高校巡展在武昌首义学院开幕,展出的30件桌椅、屏风、书架等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作品,引来师生高频点赞。
制作精巧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物件,不使用钉子,物体通过榫卯即可加固。榫卯结构家具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居文化的精粹,也承载了中国匠人很好完美的匠心传承。
几案
一把“坐”字凳,将汉字与中式传统家具结合,凳脚镂空雕刻,呈现现代汉仪陈体甲骨文的“坐”字,线条优美,设计精妙。一款可360°旋转的书柜,采用佛教中的万字形态进行空间分区,既美观实用,又有“吉祥万德之所集”之意,蕴意深远……前来观展的师生认真观摩展品,研究构图细节,了解作品拼接、组装工艺,体味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巧。
榫·灯
武昌首义学院产品设计1801班的徐苇莹在一个佛手莲花立饰前欣赏了许久:“这个佛手在雕刻时对制造者的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容易刻坏导致整个作品被毁。”2019级新生王佩语赞叹:“从展品中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精妙之美、沉静之美。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努力传承这样优秀的文化。”
“坐”字凳
据了解,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省美术馆、“尚书工作坊”联合推出。项目从全国10余省市地区遴选30名正式学员开展了30天的全脱产集中授课和3个月的考察创作。本次展览展出的30件作品即为项目学员结项作品。